开启“宅家教”模式,这些哈工程教师一直在线

作者:哈工程部分院系来源:哈尔滨工程大学发布时间:2020-03-14浏览量:261


抗疫斗争仍在持续
被封印在家的哈工程师生
不断解锁各种新技能
“停课不停学”
“停课不停教”
最重要的还是教与学啦
让我们一起看看哈工程教师
“宅家教”模式

船舶学院段文洋
充实忙碌

段文洋教授寒假期间指导学生、推进科研工作、读书学习样样不落,将“宅”的日子过得忙碌、充实。

从初四至今,段文洋教授的科研工作没有中断。在他看来,“宅在家,反而效率更高”,省去了路上交通的“浪费时间”及一些干扰性事务。段文洋教授积极推进所承担的数值水池和船舶工业软件体系项目,通过基本每2天1次的视频会议与中船集团多个研究所、上海船研所、沪东造船厂、中国船级社及校内等多位专家积极沟通,充分讨论相关科研问题并形成研究报告。

作为船舶学院流体力学研究所所长及博士、硕士、本科生导师,疫情期间,段文洋教授对学生的指导,增加了一项,保证传达学校学院要求到位,防控不落一个学生,建立研究所内学生防控微信群,要求研究所每位导师把好指导学生通知通报关。关于学生指导方面,不间断指导博士生创新思路的探讨启发,通过微信传递研究报告和书面指导;指导硕士研究生利用网络查找文献,指导他们进行毕业答辩和开题准备;启发指导本科生课程设计。

另外,“现在阅读的时间比较充分,可以深入读一些原来想读没有时间来完成的读书任务”段文洋教授利用宅家的日子,针对负责的课程改革和教材建设计划,半个月内,学习了物理学波动方面的知识,为科研创新发展、教学课程改革实施做好准备。


航建学院李宏亮
突破自我,战胜惰性

航建学院李宏亮教授从教育工作者的责任出发,积极思考如何有效利用网络工具指导和帮助学生在假期复习功课。

1月28日,他在工程力学系微信群里发出尽教师责任在线帮助学生假期学习的号召,并组成由李宏亮、王超营、杨金水和于国财参加的在线力学指导小组。依托已有的理论力学慕课教学平台《超星学习通》,在网上发布了如下通知:“瘟疫拦道也无法阻止人类学习的努力。理论力学教学组假期持续为大家提供教学支持。欢迎大家提各类力学问题。”该小组目前的服务对象是全校本科二年级和三年级的理工类学生,采用指导教师组轮流值班的形式随时解答学生提出的力学问题。

同时,他利用视频会议系统在线指导学生开展研究,及时解答学生疑问。

“宅”寄语:

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今年的大疫是坏事,但它倒逼我们全社会技术升级。发挥我们每一个人的聪明才智,有一份热,发一份光,突破自我,战胜惰性,相信明天中国更美好。


动力学院丁宇
为线上教学做足功夫

动力学院丁宇老师寒假期间积极响应学校“教师不停教,学生不停学”的相关要求,开展线上教学准备工作。结合线上教学特点,准备本科生课程“船舶动力装置设计”和硕士生课程“船舶推进系统原理与设计”的教案、PPT,并进行录课,保证线上教学能够发挥与线下教学同样的作用。

同时,丁宇还指导学生修改、撰写论文,及时向学生们传达学校要求,其中重点关怀1名来自疫情重灾区湖北黄冈的硕士生,时常与该生沟通,关心其状况,帮助他度过心理难关。

丁宇与学生的线上交流情况

另外,丁宇还积极推进所承担科研项目的结题工作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申报书的撰写工作。

“宅”寄语:

疫情虽可怕,但有国家和学校切实可行的政策,使我内心踏实,安心宅家工作。疫情的消退,不仅仅依靠时间,更依靠我们勇于与它战斗到底的信心,我们更应该积极配合,安心宅家里,提高自我。


自动化学院程建华
封闭修“炼”  因网施“教”

作为基层学术组织党支部组织委员,自动化学院教师程建华落实好学校“平安行动”不落一老师、一学生,每天早起做好监督打卡。而且,针对疫情对学生开学、就业、高考和考研带来的影响,他积极开展疫情传播快速朔源分析、监测与预警方法研究。

关于宅家不能出门,程建华老师反而认为封闭的“大块时间”有利于心静、有利于提高效率,正适合开展所在兴海学术团队的科研方向谋划、任务梳理,对国家自然基金项目推进,都可以抓紧时间封闭“修炼”。

程建华积极施行“停课不停教”要求,为保障硕博研究生顺利答辩开题、课题顺利进展,台式机、平板电脑、笔记本、手机,手中的现代化信息通讯设备都变成了因网施教的有力工具,手写笔在这个时候也成为了批改利器。


水声学院黄益旺
支持爱人一线抗疫 无私提供慕课资源

水声学院教师黄益旺的爱人是一名医护人员,为了抗击疫情,1月27日,这位“白衣天使”便返回到工作岗位,报名并参与发热门诊工作,得到全家人的理解与支持。

黄益旺老师居家隔离期间积极从事论文撰写、研究生学位论文审阅、课程教学大纲修订,充分发挥水声学慕课的资源优势,为国内兄弟单位海军工程大学、海军航空大学水声学课程的授课出谋划策、解决问题。同时充分享受亲子时光,指导孩子提前完成假期作业,指导孩子动手做物理实验、下厨。

“宅”寄语:

黑暗总是暂时的,因为我们拥有这么多逆行的勇士!加油!


计算机学院张立国
自录网课

计算机学院教师张立国在家期间,通过电话、网络与指导的研究生、本科生以及担任班主任所带的班级保持频繁互动,关怀学生的身体健康和精神状态。积极推进所承担的科研任务。

从疫情发生就鼓励本科生以疫情发展和病毒传播为题材,充分应用计算机和软件工程领域的专业知识,设计病毒传播和可视化模型。利用家里的小黑板、DV、三脚架、笔记本电脑和耳机麦克临时搭建了在线课程的录制环境,为大三本科生制作《离散数学》的网课。

坚持每天与研究生进行在线学术讨论,指导研究生研究课题、检查实验结果和论文撰写情况。每周在线组织本科生开组会一次,小讨论会若干,督促学生做好毕设课题,指导学生阅读文献和撰写论文。

“宅”寄语:

作为2003年北京非典疫情的经历者,深知病毒的无情和人性的光辉。只要我们每个人都能坚定信心、科学防疫、服从大局、约束自己,病毒一定会被战胜。


机电学院运飞宏
宅且努力

机电学院教师运飞宏,假期每天首要工作,便是和学生联系,从担任班主任的本科班级微信群到2020年的毕业设计同学QQ群,从所指导的研究生到项目组的同学,每天确认大家的身体状况,才能安心接下来的工作。

当前她正在学习智慧树平台的网络授课,建设翻转课堂,方便同学们在线学习,同时积极备课,准备好开学以后的正式课堂授课;通过线上指导学生进行毕业设计选题的设计、计算及校核,尽最大努力保证大四学生顺利完成毕业设计;平稳推进承担的科研项目,每天按计划进行项目结构优化及计算,与项目组同学实时沟通,确保方案的顺利落实。

“宅”寄语:

减少外出,保护好自己,保护好身边的人,不浪费有限的抗疫资源!让我们一起为武汉加油,一起抗击疫情,一起渡过难关!武汉加油,中国加油!


信通学院赵春晖
未雨绸缪,发挥网络课程在线教学的作用

面对突发的“新冠”疫情,信通学院赵春晖教授认为,每个公民都应该响应政府的号召,自觉宅在家里、不出门,避免交叉感染病毒传播。长时间宅在家里,作为一名大学教师,应该做点什么?新学期开学后,他要给研究生讲“遥感图像处理技术”硕士生课程,由于疫情可能要影响到正常的课堂教学秩序,他未雨绸缪,利用现代教学手段,发挥网络课程在线教学的作用,宅在家里集中精力,积极做好在线教学的网课及资源建设,为研究生课程网络在线教学做好准备,不影响正常的教学计划。

“宅”寄语:

战胜疫情,武汉加油,中国必胜!


经管学院孙冰
守土有责,宅而不闲

疫情突然来袭,虽然整个哈尔滨仿佛按下了暂停键,但是对于“赋闲在家”的经管学院孙老师来说,假期生活依然是忙碌且充实的。

作为科研团队的负责人和学院的科研骨干教师,孙老师充分利用这段无人打扰的时间,修改以前未完工的小论文,阅读高水平文献资料,制定新的科研工作计划。同时,作为国家级科研项目的负责人,她还积极指导本学院青年教师进行项目申请书的改进和完善。

作为研究生导师,学生指导工作同样不能耽搁。宅家期间,孙老师一方面利用微信、电子邮件、电话等通讯手段,指导研究生科研论文的撰写和修改,布置研究生的开题和答辩准备工作,进行本科生论文的开题指导;另一方面,她借助防控微信群积极向学生们传达学校、学院的通知和要求,并时刻关注学生的健康状况和相关信息。

作为一线授课教师,在线课堂的准备工作也必须提早启动。为了贯彻教育部、学校“停课不停学”的指导精神,孙老师认真收看了智慧树、雨课堂、超星学习通等机构发布的直播课程,积极学习线上教学的操作技巧,广泛搜集备课资料,提前开始新学期的授课准备工作,力争尽快掌握和适应新的授课形式。

“宅”寄语:
医生奋战在抗疫一线,教师坚守在教学前沿,我们守土有责、共克时艰。


材化学院王贵领
网上指导研究生

这场突出其来的疫情打乱了王贵领教授的日常工作节奏,师生均宅在家里不能出门,学生的很多研究工作被迫中断。面对困难,虽然不能到校做实验,但他调整工作方法,在网上指导学生。

首先安抚学生,确保不感染,及时宣传贯彻学校的应对方案,树立战胜困难的信心,确信疫情不会过多地影响学业,在家同样可以进行研究工作。对于新入学的研究生,指导学生综述归纳文献,凝炼研究方向,确定好的“idea”,为进实验室奠定基础。对于二、三年级的研究生,指导学生梳理成败得失,完善技术方案,打通 “最后一公里”的瓶颈。对于即将毕业的研究生,指导学生整理总结数据,撰写修改论文,做好答辩的准备工作。

“宅”寄语:

当初牛顿因为鼠疫在家里潜心研究,为发现万有引力和完善微积分奠定了基础,我们也不会因为“新冠病毒”而退缩。冬天过去了,春天还会远吗?


数学学院教师林锰
制定疫情期间“教学日历”

作为面向全校近4000大一学生开设的工科数学分析课程的负责人,数学学院教师林锰十分关注新学期如何为保证教学效果,顺利开展教学的问题。

林锰积极制定疫情期间的特有“教学日历”,修改授课课件及其习题课课件以方便团队教师和学生们使用,并通过“2019学生网络QQ群”多次和学生们交流,及时了解学生的需求与想法。

从2月3号开始,林锰通过团队微信群倡议大家做好另一种授课方式的准备,并与工科数学教研部的两位负责人王老师和柴老师线上多次商讨开学后的授课问题,制订上好工科数学分析这门重要的基础课的授课方案,做好调整授课学时及尝试线上授课的两手准备。

他们尝试多个在线授课平台,计划提出如混合式、翻转式等多种授课方式,在智慧树等平台上提前建立了课程群和翻转课堂的见面课,将选课同学的名单事先导入,上传学习资料,制订突发状况预案;如果网络平台授课的办法不可行,计划适当缩减习题课学时,以保证学生入学后按时完成教学内容,缩减的学时利用灵活时间或线上错峰进行,使学生利用好碎片时间学习。

“宅”寄语:

生命重于泰山,防控就是责任,作为教师,愿意以十二分的努力和学生一起在非常时期圆满完成学习任务。


物理学院姜海丽
研讨远程授课模式

2月9日晚,与寂静的校园和行人稀少的街道不同,一个微信群里格外“热闹”——30余名哈工程物理教师在微信群里就智慧树如何开展线上教学展开了热烈的学习和讨论。这“热闹”的背后,是哈工程物理教师对学生的爱、对教学的热情,是他们和全国人民同心协力、共抗疫情的决心。

为了应对疫情对正常教学计划和教学秩序的影响,实现“停课不停教、停课不停学”,哈尔滨工程大学《大学物理》课程负责人姜海丽教授假期期间针对线上授课和线上学习等在线教学方法进行了研究,提出了注重教学效果和学生互动的以雨课堂、智慧树为主,以微信群、微信公众号为支撑的远程授课模式。为使物理教师能够快速掌握在线教学的各项使用功能,特邀请智慧树和雨课堂的技术顾问进行了在线教学系列培训,保障了疫情防控期间我校大学物理线上教学工作的顺利开展。


“宅”寄语:

拨云见日,毕见旭阳,我们在杏花树下期盼同学们平安归来!


外语系王庆忠
教学准备、陪伴家人两不误

寒假期间,外语系王庆忠副教授及其所在的备课小组成员分工进行备课相关各项文字材料的汇总撰写及课件制作。同时,他还认真准备下学期所带英语专业研究生课程,与所带研究生保持联系,进行学术写作沟通指导。

王庆忠表示,虽然疫情对生活、工作有一定影响,但也让自己有了充分的时间对前期工作进行总结,备课小组成员也在假期中进行了视频会议的形式进行备课交流沟通,为在线教学做了前期准备。

王庆忠副教授通过远程工作,定期和所指导的研究生在一起进行学术讨论,远程指导。王老师认为,和同学们相互监督在线讨论,可以避免因为在家导致没法进入工作状态,提高疫情隔离期间的时间利用效率。

在这个特殊的假期里,王庆忠也有了更多的时间陪伴家人,和家人一起做饭、做家务、打扫卫生、运动、看书,很好地弥补了平时工作忙、陪伴家人时间短的遗憾。

“宅”寄语:

“青山一片同云雨,明月何曾是两乡”,这次疫情武汉是重灾区,我们感同身受,全国人民也在积极援助武汉,加油,武汉!更要利用在家的时间,不断充电学习、坚持锻炼身体,积蓄力量为疫情后的建设工作中发挥作用!


马克思主义学院田朝辉
让现代化教学信息技术融入思政课教学

为了确保春季学期的教学质量,积极落实学校“教师不停思、不停教”的相关要求,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田朝辉广泛进行了网络学习和调研,努力补齐现代化教学信息技术融入思政课教学的技术知识短板。撰写春季学期“形势与政策”课教学预案、准备教学素材。关注国家、省、市疫情防防控工作部署、进展,认真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政治局常委会会议研究应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工作时的讲话》的精神,着力思考如何在形势与政策课教学中讲清楚中国的制度优势、坚定“四个自信”;如何讲好中国抗击疫情故事,展现中国人民团结一心、同舟共济的精神风貌,积极运用思政课这个立德树人的主渠道做好宣传教育和舆论引导。

这样的一个特殊时期,也让她有了更多时间读原著、悟原理,烹饪美食、学习中医文化、享受安静的假期生活,更好地迎接疫情过后有序多彩的生活。

“宅”寄语:

2020年不一样的开始,不一样的收获!“没有一个冬天不可逾越,没有一个春天不会来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