团队两名研究生分别获得中国惯性技术学会优秀博士和优秀硕士论文奖

作者:来源:哈工程Agnss团队发布时间:2021-11-07浏览量:1147

20211019日,中国惯性技术学会2021年科技工作者研讨会在大连开幕。由中国惯性技术学会主办,大连市科协协办,来自航空、航天、航海、兵器、高校等领域内90余家单位的200余名惯性技术科技工作者齐聚美丽滨城。研讨会主题聚焦“前沿技术与惯性技术的融合与应用”,围绕陆、海、空、天各类应用对惯导系统的需求,针对现行惯导系统的技术研发及工艺改进,原子、光子晶体光纤、半球谐振等新型陀螺的发展现状等方面开展了深入交流和讨论。

会议现场,中国惯性技术学会举行了 “首届中国惯性优秀博士/硕士学位论文奖”颁奖仪式。表彰了获得2021年度科技创新奖励的7个项目,以及宋文杰、张永隆等8位学会首届优秀博士、优秀硕士。由赵琳教授指导的李久顺博士,程建华教授指导的牟宏杰硕士,分别获得学会首届优秀博士和优秀硕士论文奖。

李久顺博士获得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奖

牟宏杰硕士获得优秀硕士论文奖

附:优秀博士和优秀硕士简介

李久顺,哈尔滨工程大学博士研究生,指导教师为赵琳教授。博士学位论文“捷联惯导系统误差抑制及补偿方法研究”针对捷联惯导器件误差、初始对准误差激励系统周期振荡误差,进而影响系统长时间自主导航精度的问题,全面探索研究了捷联惯导系统各种工作模式下的振荡误差抑制及补偿方法研究,在卡尔曼滤波阻尼、信息融合和周期性振荡信号补偿方法取得了多项理论突破。结合学位论文研究,在国内外高水平学术刊物及国际会议发表相关学术论文6篇,其中SCI检索论文2篇,EI检索论文4篇;此外,论文作者还获得科技进步一等奖1次、博士研究生国家奖学金1次。

牟宏杰,哈尔滨工程大学硕士研究生,指导教师为程建华教授。学位论文“冗余式捷联惯导系统旋转调制方法研究”针对各类军民运载器对核心导航系统的强可靠性、高精度要求,探索研究了以惯性器件冗余配置、旋转调制为核心的惯导系统可靠性、自主导航精度性能提升方法研究,在系统方案优化设计准则、性能优化及分析取得了理论突破,并结合理论创新,完成了四陀螺和六陀螺冗余式捷联惯导旋转调制方案和算法设计。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在中文核心期刊及国际学术会议发表论文4篇,2篇被EI收录,申请发明专利5项,获授权1项;此外,还获得了硕士研究生国家奖学金、黑龙江省普通高等学校三好学生、哈尔滨工程大学优秀毕业生等荣誉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