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北斗系统,有一个非常普遍的问题,GPS系统已经能够进行全球定位,而且达到了很高的精度。那么我们为什么还要花大力气进行自主研发北斗系统?
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北斗的研发背景。90年代是中国最为艰难的一个时间段落,知耻而后勇,痛定思痛。有三个历史性事件被称为90年代中国的三大耻辱。93年银河号事件、96年台海事件、99年轰炸大使馆事件。北斗的诞生就与银河号事件相关。
银河号事件发生在1993年7月到9月间。“银河号”是一艘中国远洋运输总公司广州远洋运输公司所属中东航线上的一艘集装箱班轮,固定航线为天津新港—上海—香港—新加坡—雅加达—迪拜—达曼—科威特。
7月23日起,美国声称握有确凿证据,指责“银河号”货轮载有可以制造化学的硫二甘醇和亚硫酰氯运往伊朗的阿巴斯港。美国派出军舰、飞机对银河号跟踪监视,并要求银河号返航。“银河号”在印度洋的国际公海海域上被美军军舰截停并扣留长达三周之久。当年处理此事的外交部官员在接受采访时连用了17个窝囊。
正如许许多多项目的历史一样,北斗的诞生也是那个充满悲愤时代的一部分。在窝囊透顶的银河号事件中,正是因为GPS信号的突然中断导致银河号无法行驶,只能乖乖的接受美国人的检查。“弱国无外交”,在那个时候起,中国人就意识到全球定位系统的话语权决不能交到别人手里。这个东西必须要自己搞!
当年,中国正在谋求加入世贸,凡事喜欢国际化,同样深受美国歧视想要拥有自己的卫星定位系统,欧盟立即看上了中国的钱。欧盟内部四分五裂,八个脑袋决定十六个方向,要形成合力去做什么事情根本就是痴人说梦。而他们唯一会做的事情就是坑钱!中国不但进不到“伽利略”计划的决策机构,而且在技术合作开发上也被欧洲航天局故意设置的障碍所阻挡,除了被坑掉近1亿美元,中国连一根毛都没得到。
中国人于是决定单干!中国人最不怕的就是断掉退路,退路断了那就只好自己干了。中国人只要肯下力气去干,还真没见过有没干成的事情。
当然了,那个年代中国的国民生产总值还不如一个意大利,更别提英法德这几个欧洲大国,所以欧盟根本没把中国放在眼里,甚至没有注意到“北斗”系统的一个设计频段是和“伽利略”重叠的。对于这个问题,欧洲人笑了,因为国际规则是“先到先得”,欧洲列强随便一个都比中国有钱,怎么可能在你后面发射卫星呢。
但是没过多久,中国卫星连续发射,中国北斗的建设速度远超伽利略。眼看着步步落后,欧洲各国更不愿意在“伽利略”上投钱,而是疯狂追究别人的责任。
而中国航天在第一代“北斗”完成部署之后,立即开始“北斗2代”卫星的组网工作,短短数年间发射卫星20颗,到2010年已经完成了组网,完整覆盖亚太地区。如今的北斗,完成了卫星星座组网,具备了全球卫星定位的能力。北斗三号全球导航系统从设计之初就瞄准了GPS,可提供米级、亚米级、分米级,甚至厘米级的服务。这个精度已经媲美GPS。
北斗早已来到了我们身边。
美国关闭了银河号的GPS导航服务,使得这条船不知道该向哪个方向行驶,在海上漂了33天,这就是当时的“银河号事件”。
卫星导航所起的作用早已不单单是“高大上”的设备,更是融入到了我们的生产生活中。手机、出行、外卖、勘探、环保等,享受到北斗带来便利的同时,也使我国自主的北斗卫星导航系统为的更是摆脱西方国家的胁制、掌握在未来战争和生存的绝对话语权。
图1 “银河号”事件
图2 “银河号”事件视频
(本文基于网络资料整理,仅用于课程思政教学使用,无任何商业用途。)